Search Results: Cyber Resilience (9)

    影響社會經濟、民生及公共安全的《保障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料最快一年多後生效。今次小編請來 Akamai 安全專家 Jocelyn Chan,深入剖析相關營運者面對的四項合規挑戰、建議三大策略,以及採用零信任(Zero Trust)網絡架構的四項優點,以加強保護機構或企業的敏感數據與網絡系統,符合將來的法規要求。 《保障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正被討論得如火如荼,並或於 2026 年生效,八大產業相關的機構和企業營運者,不但有責任保護好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為核心電腦系統制定和實施安全計劃,將來更或要進行定期保安風險評估、獨立電腦系統保安審計、參加電腦系統安全演習等等,究竟應如何做好網絡安全規劃? 四大合規挑戰 Akamai 東盟及大中華地區企業安全專家 Jocelyn Chan 解釋,條例目的是最大限度減少基本服務因網絡攻擊而中斷或受損的可能性。 不過,營運者要遵守條例要求,面對四大挑戰。首先,營運者未必能確定「甚麼」是至關重要的,即難以確定其系統是否屬於新例的定義範圍;而且要做定期風險評估、提交事件報告等要求,成本亦高昂。 若真的發生事故,營運者要回應勒索攻擊等事件,同時需遵守法規,也有一定難度和複雜性;最後是第三方供應鏈風險,因許多關鍵基礎設施依賴第三方供應商提供服務,要確保這些本身並無相同安全標準的供應商,去遵守法案嚴格的安全要求,也屬一項持續的挑戰。 Akamai倡做好「3A」策略 Jocelyn 建議營運者要做好三大方面措施,包括…

    數據洩漏在這個時代顯現已是企業必須面對的議題,重點是如何阻擋攻擊者進入企業網絡,及未雨綢繆擬定好遭受攻擊後,減少影響及損失。網絡安全專家建議,企業應採取「網絡韌性(Cyber Resilience)」策略來應對日益增加的網絡威脅。那麼到底網絡韌性是甚麼?與傳統的網絡安全方式有何不同? 網絡安全專家 Torsten George 在 SecurityWeek 分享,根據 MITRE 的定義,網絡韌性是指預測、承受、恢復,和適應逆境、壓力、攻擊或對網絡資源的受損害的能力(The ability to anticipate, withstand, recover from, and adapt to adverse…

    香港金管局去年發出第三級數據備份指引,要求金融機構要為重要資料做好備份,惟不少機構都未必了解指引詳情,更不知如何選擇技術供應商。有本地知名銀行最近便採用了 Dell Technologies 網絡恢復解決方案應對指引,方案除了技術成熟、定期更新、大量實證成功個案,更是目前唯一獲認可符合美國業界標準,其中一項技術更冠絕業界,值得金融機構注意。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與香港銀行公會(HKAB)去年 4 月發出 Secure Tertiary Data Backup(STDB)Guideline(下稱指引),要求金融機構為重要資料做好備份,確保受到網絡攻擊時,能恢復數據且有效運作,並要做好風險評估。 銀行須界定重要資料放入「保險庫」 Dell Technologies 數據保護顧問系統工程師鄭仲宇(Patrick)指出,指引對金融機構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不同以往著重預防網絡攻擊,「指引著重的是機構的 Cyber Resilience(網絡還原力),即一旦受到網絡攻擊導致資料損失,有冇能力去復原資料。」 他續稱以銀行為例,須先弄清楚哪些是必須受保護和確保能復原的重要資料;將其儲存在一個備妥的「資料儲存保險庫」中,做好隔離(Air-gapped)措施;亦要制定 Recovery Plan,定期演習。金管局未有「一刀切」定下死線,反而讓不同機構於各自期限前,確保符合指引要求。…

    企業遭勒索軟件攻擊越趨激烈,有黑客甚至針對 Backup 和雲端數據展開攻擊,即使有備份都不能恢復數據。針對 2022 年最新的 Cyber Attack 應對策略,數據保護領域先驅 Veritas 香港及澳門總經理 Willie Hung 指出,Autonomous Data Protection 絕對是大勢所趨。 Willie 表示,根據 Veritas 最新調查…

    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於去年 11 月推出的加強版網路防衛評估架構「C-RAF 2.0」,特別在產品開發周期上提升了合規要求。全球第七大軟件公司 Micro Focus 夥拍香港系統整合商 Resolve Technology,推出 Fortify 解決方案,可確保金融業將安全性在開發流程中的位置「左移」(shift left),貫通整個流程,金融業就可放心推出新服務,提升競爭力。 新服務成金融業致勝關鍵 作為亞洲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業均積極引入各種金融科技,同時致力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回應市場的需求。不過,企業安全產品代理商 B & Data 總經理…

    網絡攻擊愈趨複雜及精密,加上銀行業又是公認的攻擊對象,面對如此高危的環境,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於2016年公布網絡安全防衛計劃 (Cybersecurity Fortification Initiative, CFI),通過三方面提升金融業的網絡攻擊防禦力。其中之一的網路防衛評估架構(Cyber Resilience Assessment Framework, C-RAF)是一套以風險為基礎的評估框架,內裏的評估項目多達400多項,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是自身固有風險 (Inherent Risk Level) ,評估標準會根據銀行採用的科技、服務渠道、以往被攻擊的記錄等因素作評級(High、Medium、Low) ;其次會通過審核現有的安全措施,包括監管、偵測機制、保護工具、危機管理及應對政策,以釐定網絡安全成熟度 (Advanced、Intermediate、Baseline) 。如果審核評分未能達到固有風險評估的相對要求,銀行就要按照金管局建議的改善措施提升安全成熟度,直至合符相應的要求。如果金融業的固有風險達到中至高程度,就必須實施網絡攻擊模擬測試iCAST (Intelligence-led…

    C-RAF(網絡防衛評估架構 Cyber Resilience Assessment Framework)是所有香港金融業者必須嚴格遵守的評估框架,以訂出適當的網絡攻擊防禦措施,提升企業安全水平。近日有傳,升級版 C-RAF 2.0 即將來臨,評估或會更加嚴謹! 是次講座邀請 PwC 專家預估 C-RAF 2.0 的最新規例,同時示範利用 Intelligence-led cyber attack simulation testing(iCAST)以提升安全水平;另外亦請來 Edvance…

    勒索軟件(ransomeware)愈見猖狂,威脅醫院、學校及政府機構的網絡安全,有見及此,19 間公司包括諸如 Microsoft、McAfee、Cybereason等的安全服務供應商 、智庫、網路保險公司、非牟利組織等,在上周自組聯盟,冀建立勒索軟體技術標準框架,應對各式各樣的攻擊,降低威脅。 聯盟命名為 Ransomeware Task Force (RTF),成員包括Aspen Digital、Citrix、The Cyber Threat Alliance、Cybereason、The CyberPeace Institute、The Cybersecurity Coalition、The Global Cyber Alliance、The…